防爆光柵和防爆對射的安裝與調試需嚴格遵循防爆安全規范(如 GB 3836 系列標準)和產品說明書,核心目標是確保設備在易燃易爆環境中穩定運行,同時避免因安裝不當引發安全隱患。以下是兩者通用的安裝調試流程及針對性注意事項:
無論安裝哪種設備,前期準備需優先滿足防爆和安全基礎條件,避免違規操作:
環境確認
工具與配件準備
設備檢查
兩者安裝核心差異在于光束數量與對準難度(光柵多光束需整體校準,對射單 / 雙光束對準簡單),但防爆接線、固定方式一致。
打開設備防爆接線腔(需用防爆工具擰開螺絲,避免損壞防爆面),將外部線纜穿過防爆格蘭頭(線纜直徑需與格蘭頭孔徑匹配,密封緊實,防止可燃氣體進入)。
按照設備接線圖連接線纜:
電源線(L/N):接對應電壓(如 AC220V 或 DC24V,需與設備額定電壓一致);
信號線(如報警輸出、故障輸出):接 PLC、報警控制器或聲光報警器,需區分正負極(若為 NPN/PNP 輸出,需與后端設備信號類型匹配);
屏蔽線:一端接設備接地端子,另一端接系統接地(接地電阻≤4Ω,避免電磁干擾)。
接線完成后,整理腔內線纜,確保無交叉、擠壓,接線端子緊固(防止虛接發熱),然后蓋緊接線腔蓋板,防爆面涂抹少量防爆潤滑脂(增強密封性),螺絲對角均勻擰緊(扭矩需符合說明書要求,避免過松導致密封失效,過緊損壞螺紋)。
對射僅有 1-2 束光束,對準難度低:
接通發射端電源,觀察發射端指示燈(一般為紅色常亮,代表光束正常發射);
站在接收端一側,用肉眼或專用瞄準器(部分產品自帶)觀察發射端光束是否對準接收端的 “接收窗口";
微調接收端支架角度,直到接收端 “信號指示燈" 常亮(如綠色常亮,代表光束接收穩定),若指示燈閃爍,說明光束未對準,需進一步調整。
調試需分 “功能調試" 和 “防爆合規性檢查" 兩步,確保設備既好用又安全。
強光干擾:用強光(如太陽直射、強光手電)照射接收端窗口,觀察是否誤報(合格設備應具備抗強光設計,無誤報);
粉塵 / 霧氣干擾:若現場有粉塵(如煤礦)或霧氣(如化工車間),可模擬環境(如噴灑少量水霧),觀察設備是否穩定(無異常報警);
電磁干擾:靠近現場其他電氣設備(如電機、變頻器),觀察設備信號是否穩定(屏蔽線接地良好可減少干擾)。
若對射探測距離過遠(如 50 米以上),可能因光束衰減導致靈敏度下降,可通過設備上的 “靈敏度旋鈕" 調節:
密封檢查:檢查所有防爆部件(接線腔蓋板、格蘭頭、設備外殼縫隙)是否密封緊實,無松動、漏氣(可采用肥皂水涂抹,觀察無氣泡產生);
接地檢查:用萬用表測量設備接地電阻,確保≤4Ω(接地不良可能導致靜電積累,引發爆炸);
通電發熱檢查:設備通電運行 30 分鐘后,用紅外測溫儀測量接線端子、外殼溫度,確保≤設備額定最高表面溫度(如 T4 等級≤135℃),無過熱現象;
標識張貼:在設備附近張貼 “防爆設備,禁止擅自拆卸"“危險區域,請勿靠近" 等警示標識,提醒現場人員。
嚴禁違規操作:
后期維護預留:
特殊環境適配:
通過以上流程,可確保防爆對射和防爆光柵在易燃易爆環境中安全、穩定運行,實現預期的防護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