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爆道閘的后期培訓核心目標是讓運維人員掌握 “安全操作、合規檢查、風險規避、正確處置" 能力,避免因操作不當破壞防爆結構或引發安全事故。培訓內容需結合爆炸環境特性、設備防爆原理及實際運維場景,具體可分為基礎認知、操作規范、日常檢查、故障處理、應急處置五大模塊,各模塊重點內容如下:
此模塊旨在讓運維人員理解防爆道閘的核心邏輯 ——“防爆性能依賴完整結構",避免因認知不足導致誤操作,需涵蓋 3 類關鍵知識:
防爆原理與環境風險
明確防爆道閘的 “防爆核心":通過隔爆外殼(阻止內部火焰外泄)、密封結構(防止可燃氣體進入設備)、防靜電接地(規避靜電火花) 實現安全,任何結構破壞都會直接失效。
結合現場環境講解風險:如化工區的可燃氣體(甲烷、丙烷)、煤礦的瓦斯等,說明 “設備火花 / 高溫" 與 “可燃介質" 接觸的爆炸后果,強化 “防爆無小事" 的意識。
識別設備防爆標識:教會運維人員看懂道閘主體、控制箱上的防爆標識(如 Ex d IIB T4 Ga),明確 “標識對應的環境等級"(如 IIB 級不可用于 IIC 級氫氣環境),避免錯用場景。
設備結構與禁忌紅線
聚焦運維人員的日常操作,明確 “如何安全使用設備",避免因操作失誤引發機械故障或防爆風險:
常規啟停操作流程
接通控制箱電源(需確認電源電壓與設備額定電壓一致,如 AC220V/380V);
通過遙控 / 按鈕觸發道閘升降,觀察運行狀態(無卡頓、異響、超程);
停機后,需關閉控制箱電源(長期不用時),并檢查所有防爆蓋是否擰緊。
特殊場景操作要求
培訓運維人員掌握 “周期性檢查方法",通過日常巡檢及時發現潛在問題,避免小隱患演變為大風險,檢查內容需量化頻率和標準:
運維人員常因 “急于修復" 而違規操作(如私自拆解防爆部件),需明確 “故障處理的流程和禁忌",核心是 “先斷電、再排查、找專業人員":
故障處理基本原則
可自行處置的小故障:如 “遙控無響應"(檢查遙控電池、控制箱內遙控接收器接線)、“路徑有遮擋"(清除雜物);
需專業維修的故障:如電機異響、防爆部件破損、接地電阻超標,需聯系設備廠家或持 “防爆電氣維修資質" 的人員,不可由普通電工維修。
第一時間斷電:任何故障(如閘桿卡頓、電機異響、控制無響應),需先切斷控制箱總電源,并在電源箱懸掛 “故障維修,禁止合閘" 標識,防止觸電或誤啟動。
禁止 “暴力拆解":如道閘無法升降,不可強行撬動閘桿或拆卸防爆外殼,需先排查外部原因(如是否有異物卡阻、接線是否松動);若需打開防爆部件(如控制箱),需確保現場無可燃氣體泄漏(可使用氣體檢測儀檢測),且操作后需原樣恢復密封。
區分 “自行處置" 與 “專業維修":
常見故障處置示例
故障 1:道閘升降卡頓
處置步驟:①斷電 → ②檢查閘桿是否有異物卡阻(如石子、繩索)→ ③檢查電機與閘桿連接的傳動部件(如齒輪、皮帶)是否松動(需打開非防爆側的護罩,不可動防爆結構)→ ④若傳動部件松動,用防爆扳手擰緊(不可用普通扳手,避免刮傷防爆面)→ ⑤通電測試。
故障 2:控制箱內有異味
處置步驟:①立即斷電 → ②打開控制箱(需檢測現場可燃氣體濃度<爆炸下限 10%)→ ③檢查接線端子是否發黑(接觸不良發熱)、電纜是否破損 → ④更換損壞的端子或電纜(需用同規格防爆配件)→ ⑤重新密封控制箱,通電測試。
針對不同場景(如可燃氣體泄漏、道閘失控撞擊車輛 / 人員),需培訓運維人員掌握 “快速響應流程",重點是 “人員安全優先,切斷風險源":
可燃氣體泄漏場景
道閘失控場景
火災初期場景
為確保培訓效果,需配套 “考核環節" 和 “資料交付":
考核方式:通過 “理論筆試 + 現場實操" 考核,理論題側重 “防爆原理、禁忌行為",實操題側重 “日常檢查、故障排查流程"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。
資料交付:向運維人員提供《防爆道閘運維手冊》(含防爆要求、操作流程、故障處理)、《常見問題 FAQ》,便于后續查閱。
總之,防爆道閘的后期培訓需圍繞 “安全與合規",讓運維人員從 “知道怎么做" 升級為 “理解為什么不能這么做",最終實現設備長期安全運行,規避爆炸風險。